真壺分享
分類:製壺示範 2018-04-17
這次請作品獲【中國國家博物館】世紀收藏的高級工藝美術師韓洪波先生來示範“全手工打身筒”的製作程序與基本步驟,惟因製壺的程序十分繁複,經一再縮減後,仍達179張圖片,已無法再減少了,因此請有興趣的同好們耐心的觀賞與理解,謝謝大家!

製作說明:
  1. 當老麻瓜與韓洪波所長商訂於真壺網表演製壺程序時,韓洪波所長即堅持使用甚難成型的頂級稀世名泥“嫩蜜瑰紅”表演製作,因此泥的難以製作恐會延誤有限的攝影時間(只有一、二天的時間),故老麻瓜請韓洪波所長考慮換成較易成型的紫泥系為胚,惟韓洪波所長認為既要呈現工藝技巧,就非得使用“稀世名泥”才能更臻完美,故就此定案。
  2. 常有不識泥料及練泥之奧妙的非真壺家族中人(姑不論是否別有用心),誤以為原礦的顏色一定就是生胚的顏色,殊不知朱泥的練泥程序十分繁瑣,也常有素燒的基本程序等等…,在在都會影響泥胚與原礦色調的不同,這是愛壺人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識。
  3. 這次表演的泥胚是使用趙庄山朱泥系“紅石紅”所提練,因其原礦早已呈黯桃紅色《資料請參考:真壺網的“泥料小典故”中的絕世美色~【嫩蜜瑰紅】窗口,其中即有原礦的本尊及圖文說明》,看完後請不要再說朱泥的原礦就一定會是黃色等等的冷笑話了,以免一再貽笑方家,並造成玩家的困惑,阿彌陀佛…。
  4. 為顧及同好們易於理解製壺的工作程序,故本窗皆以淺顯易懂的說法與詞彙來做說明,若仍有不明之處,歡迎大家來信共同參研,謝謝大家。
  5. 茶壺於製作時,因泥料乾濕度需調控的關係,所以不一定完全可按照理想的順序來製作進行,韓洪波所長製作表演此壺時亦然,故步驟於不得已之下會有些跳動,請玩家們原諒。
上一則文章回上一層目錄下一則文章
更多圖片欣賞
25、左手中指、無名指與小指由內而外托住身筒泥片,右手持“拍子”輕輕拍打身筒。分解動作是這樣的:當後三指托住身筒的霎那,拍子隨即拍上泥片,後三指於接觸到拍子的震動時,須反射性的輕拖身筒泥片以轉動轉盤,當拍子一接觸泥片後也須助力拖動泥片,使轉盤逐步轉圈移位,以拍打出所需的壺身曲線。

25、左手中指、無名指與小指由內而外托住身筒泥片,右手持“拍子”輕輕拍打身筒。分解動作是這樣的:當後三指托住身筒的霎那,拍子隨即拍上泥片,後三指於接觸到拍子的震動時,須反射性的輕拖身筒泥片以轉動轉盤,當拍子一接觸泥片後也須助力拖動泥片,使轉盤逐步轉圈移位,以拍打出所需的壺身曲線。

26、一直拍打,一直轉動,慢慢的有一點身筒的樣子了。註:除了拍打,還有用“拍子”捻壓的步驟依需要而進行。

26、一直拍打,一直轉動,慢慢的有一點身筒的樣子了。註:除了拍打,還有用“拍子”捻壓的步驟依需要而進行。

27、已基本上拍好上半邊所需的身筒曲線,接著用“拍子”捻壓潤飾細部。

27、已基本上拍好上半邊所需的身筒曲線,接著用“拍子”捻壓潤飾細部。

28、翻個面拍打另一邊的身筒形狀曲線。

28、翻個面拍打另一邊的身筒形狀曲線。

29、查看拍打後的壺身下半部開口圓周是否夠攏。

29、查看拍打後的壺身下半部開口圓周是否夠攏。

30、再拍攏些,直至大約夠用的開口。

30、再拍攏些,直至大約夠用的開口。

31、用“旁皮刀”整圓身筒的開口,使呈正圓形,切口並呈45度角以增加接合面積,利於黏合牢固壺底片。

31、用“旁皮刀”整圓身筒的開口,使呈正圓形,切口並呈45度角以增加接合面積,利於黏合牢固壺底片。

32、用“旁皮刀”挑挾起壺底片,試試是否與壺底圈能恰當的緊密。

32、用“旁皮刀”挑挾起壺底片,試試是否與壺底圈能恰當的緊密。

33、用“稀泥棒”拉沾上稀泥,均勻的塗佈於壺底圈上。

33、用“稀泥棒”拉沾上稀泥,均勻的塗佈於壺底圈上。

34、再次用“旁皮刀”挑挾起壺底片,塞填進壺底圈內,並用手靈巧的壓緊黏合處的圓周。

34、再次用“旁皮刀”挑挾起壺底片,塞填進壺底圈內,並用手靈巧的壓緊黏合處的圓周。

35、再用“旁皮刀”及其他工具刮除多餘的稀泥,並整飾黏合處的光淨。

35、再用“旁皮刀”及其他工具刮除多餘的稀泥,並整飾黏合處的光淨。

36、這是用“小竹插” 來細部修飾壺底片與身筒的黏合處之鏡頭。

36、這是用“小竹插” 來細部修飾壺底片與身筒的黏合處之鏡頭。

« 12345 ... 15 »
©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